USR Hub 計畫

計畫說明

政大推動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基地(USR HUB)種子計畫具體推動的理念有二:首先,我們認為教學、研究與服務不可分離, 社會實踐絕不該只歸類於師生的服務,所有的社會實踐必然與教學及研究結合,教學與研究也必然回饋於社會服務。 其二,採互動式參與,觀察、瞭解社區生活,再以共升共榮的協商導入政大的人力與智力資源, 這也意味著師生與社區居民互動過程中得到生命與心靈的滋養。我們與社區共有「工作圈」與「生活圈」, 這兩者成為政大社會責任實踐的目標。

在此理念下,114年之USR Hub計畫跨足多元領域,涵蓋推廣大學博物館、認識大學周圍地方歷史記憶與帶領國際生融入在地社群等教育平權與社會實踐的促進,更有觸及山村地區的環境保護、發展農業經濟及數位科技議題者。在多元的社會實踐面向下,計畫所涉及之空間範圍,主要含括鄰近政大的大文山地區、大台北、桃園等地的社會場域。

 

在地創生、社會企業
Museums for Education:大學博物館與教育平權
計畫期程:112-113、114-116
大學博物館作為載體,推動以生態博物館為核心的合作模式,連結文化與社會實踐。
數位韌性 X 美感素養 社區關懷行動計畫
計畫期程:114-116
以「數位韌性與美感素養」為核心,結合STEAM與性平教育,提供多元課程與師資培訓。透過政大與社區協作,縮減教育差距,為偏鄉學子打造支持性學習環境。
食農教育專業推廣人員培訓暨學校協作計畫
計畫期程:114-116
結合校園、社區與農會資源,推動在地化食農教育,透過培訓專業推廣人員協助偏鄉學校發展特色課程,並舉辦研討會與成果發表,深化教育成效與永續推廣
文山茶學旅— 產業人文的數位化實踐
計畫期程:114-116
透過導入三項數位科技(社群商務平台、混合實境技術、智慧農業應用),協助優化木柵貓空和深坑地區茶農產銷流程
大學與地方記憶:探尋老木柵與老政大
計畫期程:114-116
把耆老故事、老照片和古地圖一次挖掘,找回 200 年木柵+70 年政大的共同記憶!
創新連結:國際學生志工增能培力計畫
計畫期程:113-114、114-116
立足於國際學生的視角,提供國際學生志工所需要的資源,讓相互支持陪伴、多語言、跨文化的支持環境更為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