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導引學生深入重要而錯綜複雜的宗教文化現象或議題,並發展多元文化之價值與理解,本系列課程包含:「宗教教育與交流」、「宗教文化與藝術」、「宗教倫理與文化」及「文山區在地宗教與民俗」四門新製課程,提供基礎的宗教知識、專業的宗教學理論,運用宗教與文化的相關理論與方法,探討傳統與現代宗教生活,從宗教省察我們個人與社會生活的多元化與多元性,培養學生的自我反省能力、健康與多元尊重的態度、關懷人文與社會環境的熱忱、追求自我實現的積極進取人生觀。
本課程不偏向任何單一宗教與文化傳統,希冀破除獨斷論的思維與文化中心主義的狹窄視野,並調合科學、人文與宗教的價值觀,以便同學能在全球化及數位化的知識洪流之中,具備自我省察、關懷本土、宏觀全球的生命涵養。
本學程共包含四階段課程:「階段一:宗教教育與交流」主要是探討台灣的宗教教育現況與困境,發展對宗教教育之批判性反思。觀察印度教與南亞及東亞地區宗教的交流現況。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探討宗教教育的源流與現代變革,以及不同宗教之間的互動與對話,及其與當代社會文化交涉的各種議題,掌握宗教文化交流的具體展現。「階段二:宗教文化與藝術」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探討宗教與當代社會文化交涉的複雜性。主要是介紹當代社會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宗教藝術有進一步的認識。
「階段三:佛教倫理與文化」所有宗教在處理社會文化議題時,都會根據本身的教義、實踐以及解脫/救贖的最終目的,進行協商,於是產生倫理議題。本課程將借重生死學、臨終關懷、禪修文化等議題,來討論目前最熱門的生死倫理。「階段四:大文山區在地宗教與民俗」主要是講述在地宗教信仰與民俗文化,透過介紹本土具代表性的宗教活動、儀式實踐、風俗習慣、民俗藝術等,讓學生深入淺出瞭解在地的文化、歷史與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
每門課程修畢可於平台申請「修課通過證明」。四階段皆修畢三門並取得「修課通過證明」者,可申請系列課程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