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博物館(University Museum)與社會實踐

韌性里山的生態保育與碳足跡管理

106草根新視界-媒體素養在地方的教做學

文字設定:
 
計畫期程
112-113
實踐場域 新北市新店、深坑、石碇、平溪等區之中小學
相關網址
SDGs

本計畫將「具有表意能力的科技工具」均定義為廣義的媒體,試圖從地區需求與實踐發展的角度,透過引入第三部門力量與經驗,嘗試在正規教育場域中,協助 1-12 年級老師們開發具在地性的媒體素養議題,同時走入社區,協助培養媒體近用之能力,打造「發聲」於草根的內容。

媒體素養議題近十年來隨著科技與社會發展,欲發顯得重要。然而我國正規師培與教育專業訓練中,卻缺乏(來不及)協助老師建立專業知能的課程。有鑑於此,以傳播學院聞名於東亞的政治大學,需正視自己的社會責任,將研究教學鍊結在地社區的需求。

本計畫之核心目標為:「發展新一代具有適地性的媒體素養教學策略與方法」。在大學端,透過建立學生社會參與的起點與慣例,將所學應用於生活;在社區端,則培力教學現場老師思考媒介科技與學生的關係,並具有自行開發媒體素養教案與經營社區媒介的能力。

本計畫將透過大量工作坊、座談會、陪伴賦能與社區田野資料採集彙整等工作,創造本計畫成員(政大課程、師生)與社區的互動共學機會,以創造具體媒介內容為目標,媒合政大師生與社區師生,建立協作關係。

本計畫推動的重點,在於將大學內「透過中介科技表意」的學習歷程,連接到社區的需求,以媒體素養為主軸,串連發展適地性強的教學方案。在大學端,在尊重課程既定教學目標的大前提下,投入「社區/場域」特質,促發學生具體面對社會需求,回饋以所學在實作上的應用。在社區端,則借重第三部門推動媒體素養教育與活動之經驗,提供教學現場教師各類媒體素養融入的範例,作為發展適地教案的基礎。

在連結實踐場域的方法上,側重自媒體世代媒體使用的地方目的性與社會參與度,希望透過與中小學教師的合作,將政大校園中已然成形的新型態媒體科技使用與相關議題,發展出適地性更強的教學策略,以社區成員在科技賦能的大趨勢下,掌握並規劃下一世代的媒體資訊生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