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1 文章來源 : 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
面對氣候危機 探索永續解方 政大辦USR國際研討會
文字設定:

【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訊】

「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締約方大會」第28次會議(COP28)於11月30日到12月12日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首都杜拜舉行,涵蓋全球國家的198個締約方齊聚討論如何落實《巴黎協定》的目標。值此攸關人類永續發展的時刻,政大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高教深耕計畫辦公室與永續發展工作小組日前也共同舉辦「USR×永續發展國際發展研討會」,邀請臺、美、日、泰的產官學研齊聚達賢圖書館,從社會實踐與人文創新等面向,分享交流永續之道。

這次研討會以「川流.溯源──邁向下一個十年的USR永續發展」開啟討論先河,從回顧2013年政大組成跨院系大型團隊──社會實踐辦公室在烏來推動樂酷計畫,到介紹現今政大USR場域以大文山地區為核心深耕,逐漸拓展至北基宜、桃竹苗與中彰投等縣市,課程服務對象也觸及偏鄉、弱勢、農村、原住民與新住民等過程。

校長李蔡彥強調,人才培育與知識創新是大學使命,跨出校園以專業服務社會,兼顧學生學習需求與對地方場域的幫助,更是大學作為社會公共財的重要價值。

此次研討會議程主題除了回顧與展望政大USR的發展,也嘗試對應COP28關注議題,包括「調適與韌性(Adaptation and resilience)」、「氣候科技(Climate Technology)」、「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行動(Cooperative activities and SDGs)」、「教育和青年(Education & Youth)」、「性別(Gender)」、「創新(Innovation)」、「土地利用(Land Use)」、「地方社區與原住民平台(Local Communities and Indigenous Peoples Platform)」、「市場與非市場機制(Market and Non-Market Mechanisms)」等面向。

面對氣候危機探索永續解方,政大舉辦USR×永續發展國際發展研討會。

面對永續發展挑戰,從知識共享、經濟共善探尋自然解方

呼應大學作為社會公共財與COP28尋求「創新」方法實現溫室氣體減排與氣候韌性,研討會的永續主題講座邀請美國柏克萊大學商學院開放式創新中心主任所羅門.達爾文 (Solomon Darwin)以「如何像地球的CEO一樣思考?我們如何恢復地球不斷下降的資產負債表?」為題演說。他舉自然生態系統中物種透過「交互授粉」或「交配」孕育新生命為例,強調「開放式創新」(Open Innovation)就是一個分享與整合知識的流動系統,為解決當前永續發展問題孕育新的思路。

達爾文說明,地球是一個完整的傘型生態體系,由眾多相互依存的生命系統、自然迴圈和維持生命的元素所組成。在沒有任何人為干預的情況下,地球生態會不斷自我調節,包括回收廢物,修復損壞,再利用副產物,重新利用多餘的產品,減少攝取量,拒絕障礙,補充資源,再孕育生命。地球的生態系統設計得極為精妙,但人類的貪婪卻干擾並破壞了它們。

達爾文表示,技術突破並未減少更多貪婪,人類無止盡追求舒適便利,製造出汽車、汽船、鐵路、航空、高速公路與工廠,開始消耗存於地下的有限燃料,將越來越多的碳釋放到空氣,造成現今的問題。工業時代以來,企業財富呈指數級增長,而地球卻無法再支持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與不斷擴增的建設,導致地球的綠色資產負債表下降超過50%。

他呼籲找出共同管理地球資產負債表的更好方式,而非不斷擴充一己的企業資產負債表來破壞它。從觀察自然生態系統運作所領悟出的「開放式創新」思維,能夠更快地匯集眾人智慧協作,為我們面臨的氣候變遷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對照達爾文強調運用開放式創新系統集眾人之智,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則從「善經濟」(Economy of Goodness)出發,強調經濟行為本身就是利他、和合與共善,來呼應COP28探討如何透過「市場與非市場機制(Market and Non-Market Mechanisms)」促進公私部門合作,達到永續發展。

校長李蔡彥(右)頒贈感謝狀給美國柏克萊大學商學院開放式創新中心主任所羅門.達爾文(左)。美國柏克萊大學商學院開放式創新中心主任所羅門.達爾文(左)代表該中心致贈感謝狀與著作給政大,由副校長陳樹衡代表接受。

何日生舉例,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主張經濟活動的目的是為了利他。佛陀(Buddha)教導世人,奉行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心,也是以「共善」作為目標。孔子(Confucian)認為至道還必須善,善是利益萬民,利益萬物。道家老子(Daoism)尊崇「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同樣強調善與和合為至上。善經濟從利他行為出發強調共善,與開放式創新強調運用知識與智慧共同協作,可謂有共通之處。

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右一)分享「善經濟」的理念。

以USR發展大學為核心的區域創新系統

同樣談「創新」,前教育部長吳思華則從科技與人文必須「共構」、大學與社區必須「共創」的思維,發表專題演講談「高等教育人文創新3.0的實踐」。他呼籲用科技解決當前永續發展問題之際,也須同時建構3.0人文創新,發展以大學為核心的區域創新系統,引導學術走向社會實踐。他的倡議則呼應COP28關注的「教育和青年(Education & Youth)」議題。

吳思華強調工業革命以來,傳統1.0與2.0的創新思維模式,幾乎都是以追求市場獨佔、壟斷等手段讓企業經營利益極大化,專注於技術專利研發以促進組織持續擴張成長。透過經濟與科技發展全面普及與全球化,人類必須迫使自己強化與科技的關係。然而,當智能科技開始挑戰人類,我們必須思索:「科技是否帶來了更高的福祉,如果人類可以被AI取代,人活著幹嘛?」

吳思華指出,此時此刻,新科技已出現過剩,新價值必須重組,永續、包容、安全才是首要,經濟、利潤、效率反而次要。從大環境來看,少子化與高齡化促成家庭結構發生轉變,大學角色也必須重新設定。教育的思維必須從「以知識為本」回到「以生活為本」,強調跨領域的生活學習,幫助每個學生培養未來力、想像力、設計力(生態系治理)、敘事力(議題倡議),知道該如何去安頓自己,願意開創未來。

「只有很強烈的未來想像需求,才會想像要去如何改變,」吳思華進一步說明,3.0人文創新並非要全面推翻過去,反而有過去的創新才讓我們得以走到今天,在已建立的數位科技基礎上,選擇用最自然的方式,從身邊的環境做起,重新回歸對社會的關懷。因此他提出「3.0人文創新理論模式」:人文關懷(Humanities)、生態佈建(Ecosystem)、軸心樞紐(Hub)、群星繁衍(Asterism),簡稱H-EHA,作為打造3.0人文創新平台必備的成功條件。

吳思華強調,人文關懷可說是3.0人文創新的靈魂,它必須能夠說出好的故事,並具師出有名的正當性,譬如近年來在臺灣各社區部落如火如荼進行的地方創生,其故事必須發揮足夠的感動,才能吸引更多人加入這個平臺聯盟。他鼓勵大學老師以現象為本進行跨領域整合研究,以改善社區為指標,提出整體的解決方案。大學也應自詡為區域創新發展的樞紐平臺,統整大學資源。

前教育部長吳思華強調「人文關懷」是3.0人文創新的靈魂。(照片來源: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

行動學術十年有成,政大USR聯盟開枝散葉

本次國際研討會除了從「人文創新」與「永續發展」等面向安排專題演講,「原住民傳統智慧與地方知識體系」也備受重視,更被此次COP28納為解決與應對氣候變遷挑戰的議題。早在十年前,政大團隊即體認保存與復振「原住民傳統智慧與地方知識體系」的重要性,前往新北烏來開展「樂酷計畫」,以「行動學術」進行社會實踐。

當年樂酷計畫播下行動學術的種子,日後開枝散葉,不僅讓政大社會實踐的觸角走向國際,連結日本、泰國等地的大學,也成為日後推動大學社會責任計畫(USR)的濫觴。副校長陳樹衡即以職業棒球大聯盟與小聯盟比喻政大USR的育成體系,除支持校內團隊研提教育部的USR計畫,也透過高教深耕經費支持孵化校內USR Hub初階型與進階型計畫,為將來升級研提教育部USR計畫做準備。

回首十年來時路,陳樹衡表示,政大USR不僅實踐的場域擴大,關注面向也更加多元,在地議題觸及地方學、青農返鄉、地方創生、社會企業與氣候韌性;跨國主題也涵蓋與南島國家交流,關懷新住民、移工與東南亞母國的連結。關注文化面向是本校USR特色,也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以及COP28關切的議題。

此次研討會除了前述的專題演講,也於11月15、16、17日連續三天安排「回顧政大樂酷與USR計畫」、「城市、偏鄉、農村的社區共好」、「偏鄉場域的社會實踐個案」、「社會實踐與國際連結」、「泰國社會企業發展與泰國大學的社會參與」、「泰國北部的地方創生個案」、「從傳播與數據數位化的角度看在地連結」與「臺灣原住民族場域的社會實踐」等場次主題,邀集臺、港、日、泰的學者與青年學子進行產、官、學、研的交流。

日本愛努民族文化財團理事長常本照樹以「UPOPOY(日本愛努族文化園區)與大學及愛努族社群的合作」為題發表演講,其分享的經驗與內容不僅獲得在場的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鍾興華肯定,常本照樹在演講中也特別珍惜當年在北海道大學任職時,與政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以及烏來樂酷計畫團隊的交流合作與情誼,為臺、日兩國的原住民族相關政策推動及學術研究帶來豐厚的成果。

除了產官學研交流,這次研討會也舉辦「青年永續發展論壇」,由來自臺灣、日本與泰國的青年學子分享在各自國家進行關注的永續議題。政大經濟系學生簡偉丞代表臺灣分享「非山非市農村創生行動──龜(歸)鄉永安一碇紅」的地方創生行動計畫,該計畫成員跨足本校中文、地政、社會、新聞、廣告、經濟與外校生科與食安等不同科系學生,暑期來到翡翠水庫旁的新北市石碇永安社區駐村,全方位關注社區在經濟、文化、環境和社會所面臨的問題,尋找永續發展之道,令與會者印象深刻。

論壇主持人、政大外國語文學院副院長招靜琪稱讚該地方創生團隊的創意和思考面向的周全性,也肯定論壇將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國家的年輕人集結在一起,共同探討並呈現對社會、環境和文化的獨特見解和解決方案,創造出展現青年活力和創造力的舞臺。這種跨領域的合作和創新思維,不僅展現了青年的無限潛力,相信將來也有能力為世界帶來實質的改變。

本校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王雅萍(右)陪同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鍾興華(中)致贈木柵特產鐵觀音給日本愛努民族文化財團理事長常本照樹(左)。

USR邁向下一個十年,關心永續發展從身邊著手

值此攸關人類永續發展的COP28召開時刻,大學社會責任的下一步該如何對應與發展?吳思華在研討會專題演講時提出反思問道:如果以未來十年為想像,高等教育創新是為了什麼?他認為,未來高教必須提出破壞式創新,從邊陲開始,擁有高度的自由,創新的終極目的是為了增進生活的福祉,並從自己生活的社區與隔壁鄰居開始做起。

他強調,USR不是把學生當成廉價志工,也不光是學生的課程作業而已,必須改變產學合作的KPI,從1.0學術突破,到2.0社區關懷,3.0則是走向實作專題,鼓勵大學生勇敢地去面對世界問題,透過解決世界問題而看見世界,成為真正的世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