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 12

確保採用永續的消費和生產模式

重要性:如果到2050年全球人口達到96億,要維持現有生活習慣,需要相當於三個地球的面積。

摘自《永續發展目標(SDGs)教育手冊-臺灣指南》

2023-09-11
政大USR給大一的見面禮,用品嚐蜂蜜開啟多元學習之路
112年度第一學期開學迎接大學新鮮人,9月7日學務處舉辦新生焦點工作坊,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以「政大新幹線–讓USR成為人生月台上的行車指南」為題參與,向大一新生介紹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的任務與校內各USR計畫內容,希望藉此讓新生思考未來的大學生涯中,除了求知,還能廣開自主學習之窗參與社會責任實踐。
2023-07-24
從農業發展到文化傳承:50+1 臺中霧峰產學探索活動回顧
提到霧峰,往往會聯想到歷史悠久的霧峰林家,及大片清代園林與宅邸建築群,每處細節皆蘊含著先人的智慧與祝福。霧峰不僅具有豐沛的文化底蘊,同時也是臺灣民主化的發源地之一,過去為臺灣省議會之所在,現為立法院民主議政園區。此外,霧峰有良好的地理環境及氣候條件,因而擁有相當多元的物產,成為臺灣中部重要的糧倉。
2023-07-20
【地方創生入門—空間結構與課題分析】宜蘭崙埤部落移地教學活動回顧
政治大學「以鄉村地區整體規劃落實里山經濟」承接「都市周邊的里山計畫」,多年來皆開設地方創生通識課程,如本學期(111-2)開設的「地方創生入門—產業與解決方案」和「地方創生個案分析」,供各科系學生選修,並作為地方創生、空間規劃相關概念的入門。
2023-04-18
發掘大學生的創生新視野:地方創生系列課程訪談紀錄
自西元2019「地方創生」元年以來,一系列的創生活動、事務在政府、民間的共作下,至今方興未艾,促進人口均衡的發展模式散落在臺灣各個鄉鎮、社區,本校多個系所也曾推出跨足理論、實務面向的多元課程。為了鼓勵本校學生對地方創生議題有初步認識,從而建立多元專業背景下的創生視角。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也推出系列通識課程,包含「地方創生入門」、「地方創生個案分析」、「風土生活與產業」等,從不同觀點切入地方創生。
2023-02-04
【地方創生入門—空間結構與課題分析】111-1學期移地教學回顧
政治大學「都市周邊的里山計畫」與「從集體權出發的原住民族社會經濟永續發展實踐網絡」由教育部補助,為落實計畫目的,本校開設地方創生入門通識課程供各科系同學選修,並作為地方創生、空間規劃相關概念之入門。
本課程於111學年度第一學期共舉辦七場移地教學,帶領課程學生前往貢寮、坪林、尖石、石碇等樣區,在地方夥伴帶領下,透過課程、踏查、實作等方式了解當地現狀,並解析當地課題,最後進行交流與分享,使同學認知各樣區進行地方創生之真實面貌。
2023-01-16
【地方創生入門—空間結構與課題分析】111-1學期講座活動回顧
政治大學「都市周邊的里山計畫」與「從集體權出發的原住民族社會經濟永續發展實踐網絡」由教育部補助,為落實計畫目的,本校開設地方創生入門通識課程供各科系同學選修,並作為地方創生、空間規劃相關概念之入門。
本課程於111學年度第一學期共舉辦五場講座,邀請於全臺各地落實地方創生理念之地方創生工作者,及文史工作者、空間規劃領域之專業人士等多元角色進行分享,使同學對地方創生之實際層面有所認識,並得以應用空間分析工具、訪談技巧等進行地方課題分析。
2022-12-19
知識轉為社會服務動能 政大USR五年經驗回顧與展望論壇
政治大學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日前舉辦「大學社會責任五年經驗回顧與展望論壇」,校長李蔡彥致詞表示,執行大學社會責任計畫(USR)必須落實以專業服務社會的精神,並兼顧學生學習需求與對地方場域的幫助。他強調人才培育與知識創新是大學的使命,人才與知識如何能為社會所用,對社區與社會發展負有責任感,是政大善盡大學社會責任的目標,也是大學作為公共財存在社會的重要價值。
2022-05-31
青年返鄉從農、地方創生甘苦談線上座談會
國立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 X 彰化縣福興鄉地方創生
青年返鄉從農、地方創生甘苦談線上座談會
與您分享一群懷抱理想,青年返鄉從農的故事
主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
協力單位:政大集英樓餐廳
活動日期:2022年6月6日
活動時間:13:30 - 15:30
2022-01-14
國發所環境治理講座 台積公司分享ESG與綠色製造
本校社會科學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1月10日下午,邀請台積公司企業永續部經理張麗絨、環保安全衛生處經理孫讀文主講該公司的ESG成就,包含:環境保護(Environment)、社會責任(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等。本次為該公司首次與本校合作演講,國發所師生參與踴躍,演講教室座無虛席。
2022-01-13
創新國際學院課程 展演臺湖離岸風電協商劇場
本校創新國際學院(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Innovation, ICI, NCCU)在北美館雙年展的公眾計畫參與過程,與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Taiwan STS Association)等五所教研機構,共同設計與籌劃協商劇場(Negotiation Theatre)之創新教育法。本學期「科技、社會與文化」課程與達德能源集團(wpd)合作,以「協商劇場」作為期末展演方式,由助理教授楊智元、山冶計畫藝術總監林怡華、不二容戲劇工作室編導陳品蓉,籌劃「臺湖風場離岸風電」協商劇場。
2021-12-27
崛起中的大國? 國發所邀尼赫魯大學學者談印度發展
「印度是崛起中的大國?」國家發展研究所邀請印度尼赫魯大學(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Raviprasad Narayanan,分析印度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此為本所Developments in the Global South 系列講座之第18場,由魏玫娟老師主持。
2021-12-20
商學院、鋒裕匯理投信產學合作 共創ESG永續未來
由本校商學院主辦、商業周刊協辦、政大Amundi鋒裕匯理投資創新研究中心贊助的「綠色金融創新趨勢高峰會──與永續者同行論壇」,於12月15日在本校公企中心舉行,針對臺灣綠色債券、ESG永續金融、全球ESG投資、綠色金融創新等新趨勢,進行產官學界的交流,為臺灣綠色金融與永續投資盡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