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王梅訊】
本次演講簡報與錄影檔,蒙吳思華前教育部長同意公開 演講簡報連結|演講錄影連結
被形容為像羅丹著名的雕像「沉思者」一般,隨時在思索、沉澱、實踐的前教育部長與政大校長吳思華,於11月15日在政大「USR永續發展國際研討會」中,針對現代大學教育的挑戰與轉型發表專題演講,提出「高等教育人文創新3.0的實踐」,強調未來臺灣要用科技來強國,同時也必須建構3.0人文創新,發展以大學為核心的區域創新系統,突破學術走向社會實踐,吳思華並以「啟動變革的教育創業家」做為對於大學高等教育工作者的深刻期許。
什麼是3.0的人文創新?簡單解釋,3.0的人文創新是「以人為本」的思維模式,它的關注點在於「人」,並以實踐價值做為思考,回歸在地關懷。有別於過去傳統商業思維, 3.0創新的發起者大多沒有企業組織掌握那麼強大的資源,多半是個體或是一群擁有共同理念的人一起打造了一個平台,從外部引入資源,讓這個生態平台成功運轉並得以長久經營。
自工業革命之後的傳統1.0與2.0創新,思維模式幾乎都是以追求市場獨佔、壟斷等手段讓企業經營利益極大化,並專注於科技專利研發以達到組織持續擴張成長為目的。尤其自第三次工業革命之後,經濟與科技發展已全面普及至全球化,迫使人類不得不強化自己與科技的關係,然而,當經濟發展到了極致之後,當智能科技開始挑戰人類,我們也開始思索:「科技是否帶來了更高的福祉,如果人類可以被AI取代,人活著幹嘛呢?」
吳思華指出,1980年以後知識經濟成為主流,產業面的創新是全球性並且採取專業分工,大型企業自己開始做整合研發,譬如Amazon、華為、台積電都有非常強大的創新研發團隊與能力,而非像過去必須倚靠大學提供基礎科學研究。但大學形貌也因為互相競爭模仿而逐漸趨於同型,既要博雅,也要專業,大家都非常努力,但也造成容量超載。目前全球有超過28,000所大學,論文產出雖多,但與在地發展明顯脫勾。換言之,在全球創新價值鏈大學必須重新找到它的位置,大學的角色愈來愈辛苦。
在政大USR國際研討會中,與會人士針對大學的角色與功能也提出熱烈討論,所有的創新工作者幾乎都面臨挑戰過去嚴密的大學組織結構,吳思華建議,不妨從小型的實驗性計畫做起,高等教育不光是在教室的一學期48小時而已,高等教育必須參與社會實踐,改變知識傳播的方式,改變學生學習的內容,學生與老師的關係不只是教與學,而是共同去尋找解決方案,轉譯為庶民可以接受的知識。
吳思華指出,新科技目前已出現過剩,新價值必須重組,此時此刻,經濟利潤效率居次,永續、包容、安全才是首要。從大環境來看,少子、高齡、家庭結構都發生轉變,Z世代不再嚮往進入大型企業組織工作,大學的角色必須重新設定,需要一個全新的教育思維,從「以知識為本」回到「以生活為本」,強調跨領域的生活學習,幫助每個學生培養未來力、想像力、設計力(生態系治理)、敘事力(議題倡議),知道該如何去安頓自己,願意開創未來,「只有很強烈的未來想像,才會想像去如何改變。」
3.0人文創新並非是要全面推翻過去,正因為有了過去的創新才得以走到今天,並且可以建立在數位科技的基礎上,選擇用最自然的方式,從身邊的環境做起,重新回歸對於社會的關懷。吳思華在其著作提出一個「3.0人文創新理論模式」:H-EHA,人文關懷 (Humanities), 生態佈建(Ecosystem), 軸心樞紐(Hub), 群星繁衍(Asterism);這也是3.0人文創新平台必備的成功條件。
知識與實踐同樣重要,「人文關懷」可說是3.0人文創新的靈魂,它必須能夠說出好的故事,並且具有師出有名的正當性,譬如近年來在臺灣各社區部落如火如荼進行的地方創生,這些故事發揮足夠的感動,影響更多適當的人加入這個平台聯盟。大學在研究上不是只有知識探索與論文發表,而是挪移到關注整個社會發展的人文創新。吳思華鼓勵大學老師以現象為本的跨領域整合研究,以改善社區為指標,提出整體的解決方案。大學也應自詡為區域創新發展的樞紐平台,統整大學資源。
吳思華並提出反思,如果以未來十年為想像,高等教育創新是為了什麼?未來高教必須提出破壞式創新,從邊陲開始,擁有高度的自由,創新的終極目的是為了增進生活的福祉,但我們不需要過份擴張或延伸對象,就從自己生活的社區與隔壁鄰居開始。大學的USR不是把學生當成廉價志工,也不光是學生的課程作業而已,必須改變產學合作的KPI,從1.0學術突破,到2.0社區關懷,3.0則是走向實作專題,並且鼓勵大學生勇敢地去面對世界問題,因為解決世界問題而看見世界,成為真正的世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