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3 文章來源 : 國家發展研究所
國發所舉辦國際發展援助系列講座 史立軍談計畫循環
文字設定:

【國家發展研究所訊】
國家發展研究所於11月22日上午舉辦國際發展援助講座,由系列講座負責老師魏玫娟主持,邀請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Fund, ICDF)副秘書長史立軍以「國際開發援助之工具與方法──計畫循環」為題進行演講。由於本場講師日前率團參加英國格拉斯哥舉辦之聯合國氣候峰會(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返國後正進行隔離,因此演講採視訊方式進行。

國際發展援助系列講座由魏玫娟老師主持(照片來源:國發所)國合會副秘書長史立軍以「國際開發援助之工具與方法──計畫循環」為題進行演講(照片來源:國發所)
史立軍於演講開始,分享此次率領國合會同仁參與COP26周邊會議的經驗,以及此次會議的進展與不足。首先臺灣因為政治因素,無法正式且完整地參與該場會議,但是今年首度受邀與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以及南太平洋島嶼國家代表共同討論氣候變遷議題,並發布聯合宣言。史立軍同時指出,由於國合會於友邦進行的農業相關援助發展計畫成效卓著,因此也獲「世界農民組織」(World Farmers’ Organisation, WFO)等國際組織高層主動洽談合作案。

史立軍表示此次COP26會議已就森林保育、能源政策等目標達成部分共識,儘管在自願與強制減少碳排放,以及達標期程部分尚待明年於埃及舉辦的COP27建立共識,而國合會目前執行的計畫已經落實相關協議的精神,例如透過病蟲害防治協助宏都拉斯擴大該國的森林覆蓋率,也在此次會議期間與國合會長期合作夥伴亞洲開發銀行(ADB)代表,討論未來在碳交易方面的合作計畫。

關於計畫循環,史立軍先簡要介紹「計畫循環」概念的緣起,指出1970年世界銀行率先使用計畫循環作為開發援助的流程依據,2000年聯合國提出千禧年目標(MDGs)時特別強調援助有效性,2005年的巴黎援助成效宣言則進一步明確指出「在地化」、「一致性」、「諧和性」、「成果導向」與「互相負責」之行動準則,除了強調受援國或夥伴國在計畫中的主體性與積極參與的角色(ownership)、計畫與受援國際有制度之一致性、各援助國投入之援助資源不重複之外,也強調援助國與受援國在計畫中需互相負責。

史立軍接著以國合會在我國友邦進行的援助開發計畫為例,詳盡深入地說明計畫循環的功能,包括相關性、永續性、效能、效率。他以曾於某非洲友邦進行、但最終因故而無法在國合會計畫結束之後持續進行的養雞計畫為例,說明援助開發計畫透過技術移轉、能力建構(capability building)等方式達成永續性目標的重要性。關於計畫介入方式,史立軍說主要包括國家、部門、個別計畫三個階層的介入:國家階層主要是考量受援國整體情勢,部門階層主要是確認部門優先項目,個別計畫階層則是以計畫循環運作之邏輯原則為核心。

國合會副秘書長史立軍遠距回應學生線上提問(照片來源:國發所)

史立軍說,國合會參考世界銀行提出的計畫循環概念,調整為適合國合會規模與運作的架構,依序為計畫界定、計畫準備與評估、計畫核定、計畫執行、計畫結案、計畫評核。他進一步說明,計畫界定主要是評估計畫的合理性,國合會以「問題樹」作為詳細分析計畫合理性的工具,計畫準備與評估則包括對受援國之經濟影響的評估,例如援助計畫可對受援國之GDP成長有多少的貢獻等,由於涉及精細的分析,許多國際組織往往委託顧問公司進行。在計畫執行階段,史立軍說現地監督很重要,例如國合會曾進行的一項稻米種植援助計畫,即曾發生報告不實的情況。

演講結束後,史立軍也提供相關資料,請現場同學就國合會在我國友邦諾魯、海地、貝里斯、聖文森分別進行的蔬菜種植、稻米種植、水患治理、糖尿病防治等計畫,參考國合會使用的問題樹工具進行實作分析,並提供評論意見,與會師生獲益良多。

與會師生與國合會副秘書長史立軍隔空合影(照片來源:國發所)

國發所表示與國合會在「發展研究專業討論課」課程,以系列講座方式進行合作,共規劃六場國際發展援助系列講座,本次為第四場,前三場講座分別由該會秘書長項恬毅、副秘書長李志宏、人道援助處處長王宏慈進行演講。12月6日將由該會技術合作處處長顏銘宏與投融資處處長柳世紘演講「以技術合作、融資工具執行國際開發援助」,而12月13日由該會研究發展考核處處長曾筠凊與國際教育處處長蔡祥吾,以「以人為本的國際開發援助/計畫評核簡介與執行」進行演講,歡迎對國際發展援助及國合會有興趣者,踴躍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