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9 文章來源 : 秘書處
原資講座談都市原住民身分認同 盼打破框架促進溝通
文字設定:

【校訊記者郭宇璇報導】

政大原資中心與世新大學原資中心合辦的講座「從自媒體開啟與當代社會對話的空間」,12月8日在綜院203教室舉行,邀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Ciwang Teyra、Podcast「親愛的漢人」主持人Bali Nangavulan(金浩誠)與亞威.諾給赫,及臺大社工所學生Lahok Ciwko與政大社工所學生Ibi Takiludun(高約翰),分享都市原住民建構身分認同的心路歷程。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Ciwang Teyra(攝影:校訊記者郭宇璇)

首先由Ciwang Teyra以「原住民族青年的歧視與『隱微』歧視」為題,透過近年來引起討論的「微歧視」概念,描述原住民族在生活中時常遇到的困境。他解釋,「微歧視」更完整的說法應該是「隱微歧視」,強調的是過去不重視或被合理化的歧視。

Ciwang Teyra舉例,都市原住民常在求學過程中因加分政策而備受質疑,但他認為這項政策不應以資源分配的角度看待,而是應該回頭理解歷史脈絡,了解國家過往對原住民的不正義對待。他也呼籲大眾重視這些生活中的隱微歧視,多一點覺察與省思,而不是在接收到對方不舒服的反應時,急著澄清自己並無惡意。

本校社工所學生Ibi Takiludun(高約翰)(攝影:校訊記者郭宇璇)

接著,Ibi Takiludun娓娓道來追尋自身認同的漫長故事。父親是閩南人、母親是原住民,他在15歲從母姓,有了官方原住民身分之前,從未思考過自己的原住民身分認同;後藉著升學加分政策考上建中,困境與痛苦便接踵而至。他回憶,同學對原住民有許多好奇,但由於成長經驗的匱乏,面對同學的詢問總是不知所措。

「上大學後的焦慮是,我到底憑什麼佔據原住民的名額?」Ibi Takiludun表示,就讀臺大社工系期間,他從未申請原住民的相關資源,認為自己與原住民群體經驗脫節,沒有資格以原住民身分獲益。他也嘗試加入原住民社團,但仍因無法融入團體而受挫退出。夾在漢人與原住民的認同縫隙之間,他時常感到無所適從。直到2018年,他才第一次自己回部落,發現在部落中仍有親戚願意接納自己,「那一刻我就發現我好像是可以回來的。」

「我走了15年,才從沒有原住民認同,到可以說自己是原住民。」如今,Ibi Takiludun在國立臺北商業大學原資中心工作,想透過自身的掙扎經驗,幫助跟曾經的他一樣,陷在身分認同迷惘中的同學。

Podcast「親愛的漢人」主持人Bali Nangavulan(金浩誠)(右)與亞威.諾給赫(攝影:校訊記者郭宇璇)

「差異不是問題,視而不見才是問題。」Bali Nangavulan與亞威.諾給赫也分享自己的成長經驗,以及Podcast「親愛的漢人」的經營理念。親愛的漢人取名受電影《親愛的白人》啟發,頻道創立一年餘,探討許多原住民相關議題,目前已製播至第九集;官方Instagram上也常有相關時事評論,期盼喚起更多關注與討論。亞威.諾給赫表示,原住民的議題十分多樣且複雜,他們期許自己抱持自省的覺察,時時自問:「我們忽略了誰?我們忽略了什麼?」

亞威.諾給赫也觀察到,無論是原住民或漢人,許多人會在心中建立一套原住民應符合的標準並以此檢視他人,若未達標便不是合格的原住民。他也曾因被別人指指點點,而經歷許多自我懷疑,也使他反思:「為什麼要由別人來定義你是不是原住民?」這是近年來他們想強調的核心概念,也呼應到他們的講題——引用自歌手張國榮的歌曲〈我〉中的歌詞:「不用閃躲/為我喜歡的生活而活」

臺大社工所學生Lahok Ciwko(攝影:校訊記者郭宇璇)

最後,Lahok Ciwko以「好好生活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為題,回顧大學時期對自身原住民認同的困惑,他形容,從小到大都活在一種「不夠的魔咒」裡,正如亞威.諾給赫提及的,他人會「用刻板印象檢視你,是不是符合原住民的標準」。而他在大學加入臺大原聲帶社後,發覺有許多以往認為是自己不夠努力的事情,事實上是來自社會的壓力與誤解。他因此意識到要拒絕將「認同」問題化,「是環境不夠友善,他們沒辦法讓你成為你自己。」

Lahok Ciwko也表示,無論每個人身處在什麼樣的環境,在如今資訊科技發展快速的年代,互相接觸與交流都是很自然且頻繁的。他強調,重要的不是追尋所謂「正確」的認同,而是要找出自己出生背景的優勢。他也期許大家能在互信的基礎下分享與討論這些故事,為身分認同議題創造更寬廣的想像。

講座與會者合照(攝影:校訊記者郭宇璇)

相關連結
原文來源:政大校園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