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訊記者許靜之報導】
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Miloš Vystrčil)8月30日抵臺,31日赴政大發表在臺首場公開演講,隨行參訪團包括布拉格市長賀瑞普(Zdeněk Hřib)、捷克科學院副院長、大學校長、布拉格愛樂樂團總監等學術研究機構、文化與媒體界代表等44人。
政大是全臺唯一設有捷克語學程的大學
與捷克交流往來也十分頻繁。2004年政大曾頒授捷克前總統哈維爾(Václav Havel)名譽文學博士學位,肯定哈維爾推動行政改革、民主政治及文學戲劇等領域的傑出貢獻;2019年賀瑞普及眾議院議員Jakub Michalek一行七人也曾拜訪政大,與校長郭明政、時任創新國際學院院長劉復國討論合作計畫。



「捷克是臺灣最好的朋友,政大則是與捷克大學密切交流的大學。」校長郭明政致詞表示,政治大學是臺灣最受肯定的人文社會科學大學,也對臺灣自由民主法治有許多貢獻。政大是認識臺灣經濟、社會、政治與文化發展的最好據點,透過大學與學生的交流,將使臺、捷雙方友誼更為提升,也能強化合作。
此外,郭明政也引用清朝詩人孫星衍所說的「最難風雨故人來」,形容在疫情的艱困時刻,有老朋友到訪,是最難能可貴的美事。「政大以中華文化的傳承者自我期許。」郭明政說明,「我們成立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在未來10年,世界各國最著名的100位國際漢學家,將有40名來到政大。」放眼未來,政大將成為國際漢學的永世燈塔。他也期許未來有更多政大師生到捷克,也期許捷克的學生與學者到政大,促進雙方、三方的聯合教學計劃。
外交部長吳釗燮則表示,韋德齊參議長雖是第一次訪問臺灣,但對臺灣非常瞭解,所以將訪臺的第一場演講選擇在政大舉辦,「這讓身為政大校友的我深感榮幸,也很高興擔任引言人。」吳釗燮也提及,政大是培養臺灣政治外交人才的搖籃,對於政大長期扮演臺灣與捷克友好關係的推手,「我要代表外交部表示誠摯的感謝。」
「參議院是捷克最民主、最自由的機構,」韋德齊強調,「雖然哈維爾2004年在政大演講時已經卸任,但是他對我而言不只是前總統,還是我們現代自由民主的父親。」他認為,哈維爾之於捷克,就如同前總統李登輝之於臺灣,都是創造自由民主社會的開端。
韋德齊表示,如果想要捍衛民主,就要通過一定程度的痛苦跟勇氣;而捷克在1989年天鵝絨革命後,才得到民主與自由。韋德齊說,「這就跟臺灣學生1990年3月的表現一樣勇敢。」他認為野百合運動是臺灣民主化的重要轉折點,而2014年台灣也有年輕人進行的太陽花學運,「年輕人做得很好,謝謝你們」。他也指出「非常開心,現在可以在政大向當時參加運動的大學生表示感謝,也可以在這裡談捷克跟臺灣的民主路程。」
提及臺、捷經濟文化合作的可能性,韋德齊說自己不會列出合作的好處,反而想先反問,「當一位臺灣女人和一位捷克女人合作,會有什麼樣的結果?是世界上最厲害的網球雙打搭檔:謝淑薇跟史崔可娃(Barbora Strýcová)。」韋德齊幽默地說,疫情一定會結束,希望屆時能有布拉格直飛臺北的航班,促進臺灣企業與捷克企業的合作。

「臺灣跟捷克最主要的共同點,同時也是我們最大的優勢,就是我們生活在自由民主的國家。」韋德齊表示,自由、真理與正義既是臺灣的劍、也是最堅強盔甲,他呼籲臺灣民眾珍惜自己的寶劍和盔甲。
在QA時間,媒體提到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重話表示,參訪團此行挑戰一個中國原則,且稱不會坐視不管,要讓其付出深重代價。韋德齊則表示,現場出席者有參議院首席副議長、教育委員會、憲法委員會、經濟委員會主席等人,大家都是自己做出決定、自願訪問臺灣,「因為我們認為是正確的事。」韋德齊表示,臺、捷利用雙方技術合作防疫、捷克幫臺灣打開歐洲之門、臺灣幫捷克開啟亞洲之門,臺、捷長期交往肯定會帶來正面利益。
活動最後,政大準備校長郭明政親手栽種並得獎的茶葉、臺華窯(Tai-Hwa)製作的茶杯,以及「臺灣原聲童聲合唱團」的專輯,贈送給韋德齊議長。臺灣原聲童聲合唱團來自臺灣最高峰,將近四千公尺的玉山,由當地布農族的小朋友組成。歌聲清澈、有著撫慰人心力量的他們,被譽為「臺灣的維也納合唱團」。韋德齊則回贈捷克共和國參議院紀念牌,他表示這不僅是紀念今天這個歷史的時刻,更是為了讓大家記住真理、自由、公義是捍衛民主最主要的武器,最後還不忘提醒大家「學習思考」。
針對防疫措施,政大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密切協調,事前及當天疾管署亦派人現場指導,現場落實量測體溫、戴口罩及與會人員採實名制等具體措施。捷克參訪團進入會場動線及座位規劃,均按本國人士與外國人士全程分流,演講結束後館方也立即閉館消毒。校方採取最高等級的防疫規格,校長郭明政及國合處相關人員在活動結束後,也將實施自主健康管理七天。
相關連結
原文來源:政大校園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