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0 文章來源 : 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
【地方創生入門—空間結構與課題分析】宜蘭崙埤部落移地教學活動回顧
文字設定:

【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訊】

政治大學所執行教育部第三期USR計畫「以鄉村地區整體規劃落實里山經濟」承接原高教深耕USR Hub計畫「都市周邊的里山計畫」,多年來皆開設地方創生通識課程,如本學期(111-2)開設的「地方創生入門—產業與解決方案」和「地方創生個案分析」,供各科系學生選修,並作為地方創生、空間規劃相關概念的入門。
里山計畫今年與國立宜蘭大學合作,以宜蘭崙埤部落作為樣區,並舉辦兩場移地教學和多場講座,透過實地踏查、當地夥伴分享等方式,使學生們更加認識崙埤部落的歷史文化與產業發展脈絡,以及當地環境和空間使用狀況,探索當地進行地方創生的可能性。

一、第一次移地教學(2023.03.11)

本次移地教學活動,邀請宜蘭大學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王進發主任,以及當地夥伴許再發專業社區營造員舉辦講座,介紹崙埤部落的發展與歷史,並實際帶領學生徒步走訪崙埤上、下部落,實際觀察當地的生活與產業空間,並進行產業與生態導覽。

王進發主任介紹崙埤部落發展與歷史

崙埤部落的產業與生態緊密結合,當地植物馬告即為其中一例。馬告可於崙埤部落周邊採集,可應用於各式食品中增添風味,藉此發展馬告產業。

馬告產業簡介,讓學生們實際體驗馬告

除馬告產業外,崙埤部落周邊的豐富生態、自然資源亦可應用在觀光產業發展,如九寮溪生態園區。九寮溪生態園區為當地積極營建的自然生態園區,區內擁有多樣動植物及水岸、瀑布景觀。本次導覽中,許再發先生講述該園區的建立過程、部落對該園區的想法,並針對園區內的各式植物進行解說。

許再發先生介紹九寮溪生態園區


二、第二次移地教學(2023.05.06)

本計畫帶領課程學生及自由報名參與之學生,前往宜蘭大同崙埤部落進行移地教學。本次移地教學透過多元化的方式,讓學生們從不同層面深入認識崙埤部落及相關在地議題,如探訪部落、參訪編織工坊、部落在地健康照護組織「一粒麥子」、小米園區暨河濱生態公園、泰雅生活館等,同學可自行選擇有興趣的部分深入探討、交流。
探訪部落時,許再發在地社區營造員為同學們進行導覽,針對崙埤部落的各部分詳細地替學生們說明,所經之處有大同鄉公所、泰雅族精神雕像、文化走廊、部落彩繪牆面等,使學生們全面性地認識崙埤部落。

許再發先生帶領同學探訪部落

參訪編織工坊時,編織工坊負責人向學生們介紹部落的編織文化,也藉由自身的編織故事,讓同學們瞭解編織除了實際功能、展現技藝外,更有文化傳承的重要意涵。

編織工坊參訪


因應部落人口高齡化,健康照護需求日漸增加,促使在地組織「一粒麥子」的誕生。本次活動帶領學生前往一粒麥子,由張竣傑副執行長分享組織運作經驗,使學生們對於部落健康照護現況、面臨的課題有更深入的認識。

一粒麥子張竣傑副執行長講解部落健康照護現況

參訪小米園區與河濱生態公園時,許再發營造員帶領同學實際、完整地接觸小米產業,包含小米的種植、生長、採收到加工成小米酒等產品,過程中實地走訪生產空間,並搭配口頭講述,讓學生們對部落特色小米產業更加熟悉及瞭解。河濱生態公園參訪時,也使學生們更加認識崙埤部落所具有的特色生態。

參訪小米生產空間

泰雅生活館以生活面向切入,展現泰雅族群獨特的文化。參訪過程中,導覽人員透過各種不同的靜態活動,介紹泰雅文化的許多層面,也透過影片欣賞、手作小米吊飾等方式,使學生們更加了解泰雅文化。

學生們製作小米吊飾

兩次的移地教學中,透過多元的活動安排,逐步建立學生們對部落各層面的認識,包含文化、歷史、傳統、現況等,並有助於學生們思考地方創生的可能性,以及日後是否投入、如何投入地方創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