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 2

消除飢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攝取和促進永續農業

透過促進永續農業確保糧食安全並達到消除飢餓。
重要性:全球有7.95億飢餓人口,預計2050年將增加20億人口,為滿足全人類營養需求,全球糧食和農業系統必須做出變革。

摘自《永續發展目標(SDGs)教育手冊-臺灣指南》

2023-03-22
【展開地方創生的N種方式】農村發展論壇紀錄-下半場
由國立政治大學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之「都市周邊的里山計畫」、「從台北茶路孵化社會企業計畫」以及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所共同舉辦之農村發展論壇「展開地方創生的N種方式」於2022年12月17日舉辦,邀請於各地從事、瞭解地方發展議題的行動者參與討論。論壇下半場以「發想、實踐與創生的N種途徑」為題,在講者的分享中,開展出創生的多彩樣貌
2023-03-22
【展開地方創生的N種方式】農村發展論壇紀錄-上半場
由國立政治大學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之「都市周邊的里山計畫」、「從台北茶路孵化社會企業計畫」以及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所共同舉辦之農村發展論壇「展開地方創生的N種方式」於2022年12月17日舉辦,邀請於各地從事、瞭解地方發展議題的行動者參與討論。論壇上半場邀請了國立台灣大學社會係陳東升教授主持以「進入地方與觀察課題的N種視角」為題,從各講者參與地方事務之經驗,提出多個案例分享
2023-02-04
【地方創生入門—空間結構與課題分析】111-1學期移地教學回顧
政治大學「都市周邊的里山計畫」與「從集體權出發的原住民族社會經濟永續發展實踐網絡」由教育部補助,為落實計畫目的,本校開設地方創生入門通識課程供各科系同學選修,並作為地方創生、空間規劃相關概念之入門。
本課程於111學年度第一學期共舉辦七場移地教學,帶領課程學生前往貢寮、坪林、尖石、石碇等樣區,在地方夥伴帶領下,透過課程、踏查、實作等方式了解當地現狀,並解析當地課題,最後進行交流與分享,使同學認知各樣區進行地方創生之真實面貌。
2023-01-16
【地方創生入門—空間結構與課題分析】111-1學期講座活動回顧
政治大學「都市周邊的里山計畫」與「從集體權出發的原住民族社會經濟永續發展實踐網絡」由教育部補助,為落實計畫目的,本校開設地方創生入門通識課程供各科系同學選修,並作為地方創生、空間規劃相關概念之入門。
本課程於111學年度第一學期共舉辦五場講座,邀請於全臺各地落實地方創生理念之地方創生工作者,及文史工作者、空間規劃領域之專業人士等多元角色進行分享,使同學對地方創生之實際層面有所認識,並得以應用空間分析工具、訪談技巧等進行地方課題分析。
2022-12-19
知識轉為社會服務動能 政大USR五年經驗回顧與展望論壇
政治大學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日前舉辦「大學社會責任五年經驗回顧與展望論壇」,校長李蔡彥致詞表示,執行大學社會責任計畫(USR)必須落實以專業服務社會的精神,並兼顧學生學習需求與對地方場域的幫助。他強調人才培育與知識創新是大學的使命,人才與知識如何能為社會所用,對社區與社會發展負有責任感,是政大善盡大學社會責任的目標,也是大學作為公共財存在社會的重要價值。
2022-05-31
青年返鄉從農、地方創生甘苦談線上座談會
國立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 X 彰化縣福興鄉地方創生
青年返鄉從農、地方創生甘苦談線上座談會
與您分享一群懷抱理想,青年返鄉從農的故事
主辦單位:國立政治大學第三部門研究中心
協力單位:政大集英樓餐廳
活動日期:2022年6月6日
活動時間:13:30 - 15:30
2022-04-28
最強的後盾 疫情下的安定力量
去年(110年)五月中旬,台灣新冠肺炎疫情大爆發,全國警戒來到第三級,防疫措施的執行嚴重影響到一般民眾的日常生活,此現象對弱勢族群造成沉重的打擊,其原本就相對不穩定的收入來源,更因疫情而面臨減薪甚至丟失工作的局面。面對疫情所衍生的社會問題,許多第一線的工作者都已經動起來。長期與本校大學社會責任(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USR)「興隆安康.共好文山」大學與社區共善計畫(以下簡稱政大USR共好文山計畫)合作的興毅基金會忠信食物銀行也將協助範圍擴大,透過多元募捐管道及政大USR共好文山計畫的媒合,提供留宿學校的經濟弱勢學生罐頭、飲用水、泡麵及乾糧等民生物資,協助學生度過難關。
2022-01-14
國發所環境治理講座 台積公司分享ESG與綠色製造
本校社會科學學院國家發展研究所1月10日下午,邀請台積公司企業永續部經理張麗絨、環保安全衛生處經理孫讀文主講該公司的ESG成就,包含:環境保護(Environment)、社會責任(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等。本次為該公司首次與本校合作演講,國發所師生參與踴躍,演講教室座無虛席。
2022-01-11
社科院指南政策論壇 從縣市重劃看國土永續發展
近來「竹竹合併」議題引起各界對於行政轄區調整的諸多討論,然而議題焦點多半聚焦於地方政治版圖的變化與對於選情的衝擊,忽略了縣市行政區劃與城鄉規劃、國土資源、財政結構、地方治理等多個面向緊密掛鉤,應以更宏觀的視野加以檢視。爰此,為帶動重大公共政策的專業跨領域對話與公共討論,本校社會科學學院於1月11日規劃並舉辦「指南政策論壇」系列活動,由院長楊婉瑩主持,力邀院內不同系所教師從其專業領域出發,對於行政區域調整提出全面檢討與政策建議,希冀催化社會對公共議題有更深入多元的思考。
2021-12-27
崛起中的大國? 國發所邀尼赫魯大學學者談印度發展
「印度是崛起中的大國?」國家發展研究所邀請印度尼赫魯大學(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Raviprasad Narayanan,分析印度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發展。此為本所Developments in the Global South 系列講座之第18場,由魏玫娟老師主持。
2021-12-20
原住民族土地政策與環境規劃論壇 跨域開展廣闊視野
本校土地政策與環境規劃碩士原住民專班主辦的「第四屆原住民族土地政策與環境規劃論壇」於12月10日圓滿落幕。本次論壇在教育部的指導下,結合本校民族學系、法律學系與地政學系,邀集國內研究原住民族土地的專家學者,共同交流、討論。研討會發表內容相當多元,結合民族學、人類學、地政學和法律學等專業領域知識,獲得與會大眾廣大迴響。
2021-12-13
社科院 ╳ 行管碩 陳美伶分享公務生涯與地方創生
社科院行管碩「領導願景與利他價值」系列演講,12月11日邀請前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人稱「美伶姊」的財團法人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董事長陳美伶,以「從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看公共政策的形成」為主題進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