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立政治大學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之「都市周邊的里山計畫」、「從台北茶路孵化社會企業計畫」以及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所共同舉辦之農村發展論壇「展開地方創生的N種方式」於2022年12月17日舉辦,邀請於各地從事、瞭解地方發展議題的行動者參與討論。論壇上半場邀請了國立台灣大學社會係陳東升教授主持以「進入地方與觀察課題的N種視角」為題,從各講者參與地方事務之經驗,提出多個案例分享:
「南投埔里」 穀笠合作社 吳宗澤
穀笠合作社執行長吳宗澤以「介入田野成為地方」為題,講述其組織雖然是以非在地青年所組成,卻皆以土地為志業,從事水稻產業、玉米耕作,透過「相放伴」的互助精神,關注農村、青年返鄉議題。在方法上,則強調以「吃」作為經營社區、促進社區交流的一種方式,透過吃飯、尋找食材來源,瞭解農作物生產的人際網絡、關心彼此。
為提升在地生計、延續產業實踐,穀笠合作社除發展米食產品加工,也涉及社區的空間議題,提供年輕人以換宿、承租管道取得辦公及居住空間。同時,更藉由社區場域活化,以屬性各異的活動吸引各類社區成員參與,形成多個討論地方事務的空間。
談及「地方創生」,吳宗澤認為地方的主體性在於居民及在地生活社群,強調在創生過程中,「地方感」的培養至關重要,如穀笠合作社便鼓勵地方成員妥善運用長期田野調查下的數據及資料,鼓勵地方成員成為「行動者」,形成問題意識,進而發展行動方案。
直至目前,穀笠合作社不單延續田野規劃,發展嵌合於地方文化的導覽遊程、冬至圓慶典活動,更創立PODCAST頻道,以及運用打工換宿方式吸引青年從農。期望在地方資訊、數據的建立,吸引本地、外地人參與地方事務,發展多角化的地方創生行動。
「花蓮鳳林」鳳林挺手行動計畫 潘文欽
挺手行動計畫主持人潘文欽以深耕於鳳林的地方經驗,分享己身對於鳳林地區地方議題的認識,進而提出地方創生計畫的經過。
鳳林挺手計畫運用運用源於客家文化的「挺手」概念,強調在無償付出的精神下,發展地方成員互助下的創生方案。值得一提的是,挺手計畫的成員都是斜槓生活者,這跟鳳林作為慢城的歷史非常相關。
鳳林是全台第一個拿到國際慢城認證的城鎮,具有相較於一般城市緩慢的生活步調,吸引大量退休人口,但也因較高的扶養比形成對在地青年的社會壓力,可能導致其社會參與的意願較低。
所幸,經過挺手計畫下的調查,潘文欽發現鳳林地方上有多樣的獨立工作室,且不單是退休人口,青年也會因生活步調移居此地,在人口結構上具有一定程度韌性,也有發展上的開拓性以及不可取代性。
為了促進地方行動者的參與,挺手計畫策辦多種類型的工作坊,透過在地不同樣態成員的參與,嘗試瞭解移居者可能面臨之問題,包含孤獨感、氣候環境的不適應、生活環境的不便等。除持續促進移居、長期居住者之間的交流、排解煩惱之外,為了吸引在地青年的加入,地方誌《每鳳有曰》的策畫則是挺手計畫的一大重點。在各期主題上,涵蓋不同議題、切入點(如某期則以移居者角度切入),爬梳在地產業、在地技藝,也因為書誌圖像需求,使團隊進一步策畫彩繪課程,讓參與者彩繪地方街道。
直至目前,挺手計畫目前面臨到的問題是因為產業發展、人口移動脈絡下導致的空屋問題,計畫團隊也積極與政府機關及民間團體進行溝通、協調解決方案,期望促進、吸引青年返鄉以及移住。
「苗栗南庄」耕山農創 邱星崴
邱星崴以「地方性」為核心講題,提到無論是地方創生、社區營造都是廣義的地方工作,即便有相異的路徑,卻應皆以「好好地認識地方」為一大前提。
政策長期的「拿來主義」下,傾向從他國借建地方經驗,將政策論述、概念引入台灣,卻難以找出因應臺灣地方特殊性的措施,以至於各地出現類似發展課題,「地方取代」的問題逐漸浮現。
他認為「地方感」奠基於深度的記憶與認同,不單無法化約,更具有一定程度脈絡。因此,他建議從事地方工作者,可以從「模式、格局及機制」的三個層次認識地方:從生活中反覆出現的現象發現「模式」、藉由各類模式形塑「格局」(如漢人村莊有公廟、三合院等設施;原民部落有獵場、祭場等)、再由格局串聯形成「機制」,作為大尺度地方社會互動、發展脈絡的窺探。他從個人經驗提出,地方工作者往往在投入社區後有所體會(如意識文化與產業之間的關係),此種感受稱為「洞見」,對於地方議題有一定程度認識。而在「洞見」之上,便得以談論地方的「修補」。
邱星崴也針對「地方的認識」分享五條軸線:自然風土環境(宜蘭多雨、屏東平原多湧泉地等)、家族生命週期(家族史及大時代背景)、技術(傳統工藝)、社群(祭祀圈),以及歷史制度(不同時期影響資源進入的政策制度,如地方創生)。地方工作者理應在扎實的認識下,才能進入後續的行銷、包裝等歷程,否則即便有一定程度外在成果,卻難以著墨地方議題。
最後,他藉由「摩斯漢堡」將米食文化發揚的案例,邀請與會者思考傳統物產在當代的轉換,進而賦予在地文化新的生命力。
專題演講 探索地方:池上經驗談 黃宣衛
本場次除各地方創生行動者之經驗分享,在專題演講部分則邀請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員黃宣衛,以「探索地方:池上經驗談」講題,從人類學研究者的角度審視池上地區之發展議題。
黃宣衛從自身對於花東地區的研究觀察提出,不同於台東地區原住民族部落,在部落內/外擁有相對較明確的空間界線,池上地區的村落因為平原開發、人口移入,以及灌溉設施興建的歷史因素,村與村之間有著緊密聯繫(即便部分村落也以原民為主要人口),以至於在地方發展上,發展出以「鄉」作為主體的強烈地方意識。他認為池上米的產地認證是該地的一大特點,足以反映在地發展歷程以及居民的向心力。
不同於臺灣西部,池上地區在歷史上有多民族的進駐,在歷史事件下(如其他族群的侵略、外來政權的影響等)形成在地集體的共同意識-地方感。此種地方感不單體現在現今以漢人為主要人口所構築的地方風俗上,也可以多個地方組織性質、活動中發現。在一列民間團體中,從大坡池環境保護運動中發展出的池潭源流協進會是反映地方集體意識的重要角色,以至於其在池上米認證制度的發展中也具有重要意義。
直至今日,池上的水稻地景能夠存續至今,不是因為「本就如此」。黃宣衛提到,正是因為該地的歷史進程所形塑的地方意識,在不同組織、團體的互動下,以及適任的地方首長、產地認證制度、觀光產業的勃發等因素,形成在地居民維護水稻地景的強烈動機。
最後,談及地方創生,黃宣衛認為在瞭解、接觸地方時,不單需要將地方的「區位」納入考量,更必須謹記「地方感」實則處於不斷動態變化的狀態,其所涉及之社會網絡、資源組成皆非固定。而從池上的經驗出發,他也拋出「空間尺度」的思考,提到不同空間範圍下的地方發展議題可能有別,有各自的發展性以及限制,而這也是地方行動者審視發展議題時能夠切入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