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立政治大學大學社會責任辦公室之「都市周邊的里山計畫」、「從台北茶路孵化社會企業計畫」以及財團法人農業科技研究院所共同舉辦之農村發展論壇「展開地方創生的N種方式」於2022年12月17日舉辦,邀請於各地從事、瞭解地方發展議題的行動者參與討論。論壇下半場以「發想、實踐與創生的N種途徑」為題,在講者的分享中,開展出創生的多彩樣貌:
專題演講:台灣農村創新力 中研院社會所博士後研究員 鍾怡婷
中研院社會所博士後研究員鍾怡婷從參與農村調查計畫的心得,以自身參與台灣農村陣線的運動經驗,提出面對台灣農村議題的問題意識。她發現,台灣農村在抵抗市場化、都市化、現代化的反向運動(counter-movement)情勢特別活躍,因此便以此為大方向,展開台灣地區的農村調查。
在方法上,中研院不單以質化訪談,也藉由量化的問卷調查,從農村行動者的回應中,瞭解農村發展與社會網絡的關係,特別著種在農民們參與農村再生、社區活動的方式;在範圍上,回應到當代社區發展與地方行政空間界線的莫大關係(農會、政府機構等),田野調查經常以鄉鎮為單位。該計畫依據農業發展型態,將臺灣農村分成幾個種類,針對六個田野地點展開長期調查,進行互相比較。
其中,新竹縣北埔、苗栗縣三灣皆作為積極參與地方創生者,兩者的農業興盛程度卻有別,;而雲林縣斗南和宜蘭縣三星則是擁有迥異的農業發展模式,前者走向六級產業,後者往土地集中、規模化方向發展,產業結構及發展路徑有所不同;屏東縣佳冬及枋寮地區雖皆從事漁業,卻有養殖、捕撈的差別。
台灣自西元2002年加入WTO後,農村、農產業大程度上受到市場化加劇的衝擊。其他國家也在2000年之後普遍面臨經濟發展衰退議題,在資源分配去中心化下「農村創新」概念有所發展。因此,在台灣農村發展議題的分析上,便以「農村創新」角度切入,意識到農村相較於都市,在社會網絡、行動模式都有很多創新空間。從多位講者的分享中,農村多有「為公而行」的具體事例。
從池上、斗南、美濃的經濟模式發展中,「公」的體現奠基於「公共財的創造」,包含藉由農會、鄉公所,或是經濟活動過程中的資源分配所達成。並且,此種公共性創造也鑲嵌在各農村的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兼具市場經濟、非市場經濟,以及市場外經濟、社會活動的混和樣態。
作為總結,研究員以青年的社會創新為例,如何讓青年行動者(作為回鄉者、或起初外來者)能夠進入在地社會網絡的過程非常重要。同時,「社會創新」概念更不單指技術層面,也包含社會互動、經濟模式等面向的創新。從研究經驗中,各農村的經濟活動其實呈現多種混搭的型態,是市場經濟尚未觸及,且值得探索的領域。
「移居支持」 慢島生活執行長 宋若甄
慢島生活執行長宋若甄以「移居支持」為主題,分享宜蘭縣員山鄉深溝地區的農業發展歷程。深溝以150名以上的小農戶而聞名,是來自「農地分享」、「居住空間提供」,以及「社群陪伴」原則的落實。
執行長從自身生命經驗出發,提到雖然從畢業後在台北生活,卻因為正值金融海嘯、意識到台北生活的不便,選擇回到宜蘭。除參加基金會工作,也參與「農村的遠見」節目企劃工作。當時正值雪山隧道的開通,宜蘭平原地景產生重大變化,因此,她後來選擇進入深溝地區,開始半農半X的實驗生活。
深溝的農業型態不同於池上地區,實際上並沒有糧商、合作社,也沒有農會協助產銷關係。是由賴青松以「穀東俱樂部」的計劃生產模式,以及楊文全創立的民間組織「倆百甲」的農地分享制度、青農育成平台下所經營。執行長也透過長時間於在地累積的社會資本,以及相應的社會制度,從當地的農地使用權共享機制中取得一塊田地。在2013年,當地便累積多達150位農民,友善面積超過100甲。其中一部分人口來自都市,以建立於自身技能的半農半X生活,協助推動地方事務。
為了進一步將關注提升至地方人口議題,由賴青松、倆百甲創辦人楊文全以及在地行動者協力下的「慢島生活有限公司」於2019年創立,提供多樣的移居輔導服務,以商業模式推動經營,如開設培訓課(輔導有意從農的移居者學習農業技術、與地主協商)。近年則在國發會的支持下發展租賃服務業態,提供有意於深溝長居者生活空間。然而,對於慢島生活來說,如何於「公益性的創造」以及「公司經營的維持」兩端取得平衡,持續作為一項課題。而時至今日的深溝,也在長年累積下的人口結構中,發展出如城市專業分工的樣態,為了落實延續、守護土地的核心精神,就是需要吸引更多喜愛鄉村生活的人聚集才能擴大耕作面積,從而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有機產銷」青出宜蘭合作社理事主席 林意評
青出宜蘭合作社理事主席林意評講述回到故鄉、創立合作社的經歷。林意評起先從事機場關務,後來因為父母種植的作物陷入銷售困境,轉而協助一段時間後,選擇於2013年回鄉務農,發展有機生產,以金棗、紅肉李、水稻及青蔬為主要作物。雖然有一定農業產出,但名氣不足的有機農產難以有穩定銷售,經過不斷試錯、碰壁後,他才藉由網路銷售、教育體驗等方式提升農場知名度,創造銷路。
為了提升在地青農的互動及合作,他與在地青年共同創立「青出宜蘭」合作社,強調無毒生產及友善耕作,同時輔導青農們連結資源,創造新的生計模式。而除了農務,他也積極發展農事體驗活動,與農民合作提供空間及農材,形成共益收入。
歷經一段時間,他也意識到在地知識、文化傳承的重要性,因此透過青銀共聚的型態,使長輩在聚會中提供的在地料理、手路菜,讓年輕人學習製作、延續飲食特色,如在地家戶皆會、各有特色的豆腐乳。
歷經一段期間,合作社成員除有機耕作外、也有部分大面積耕種、經常面臨人口不足的慣行耕作者,合作社藉由青年人力的協調,使過往仰賴外包的農務得以回到在地青農的支持網絡。另外,在林意評的規劃下,農事也以體驗的形式向外推出,開放給學校或是社團,在體驗下促進在地農業的推廣。
就林意評來說,地方發展的一大取向就是以體驗活動來吸引年輕人回流、促進地方生計。如運用水田溝渠規劃戲水活動。除了提升年輕人的興趣外,更提升社區生氣,使長輩逐漸參與地方事務,期望在未來形成社區成員合作、專業分工的發展模式。
「長者送餐」銀色大門 營運長 范曦
銀色大門是以老人送餐服務發跡的事業體,由孫士姍、范曦、張鈺梅於2018年共同創立,隔年登記。創辦人藉由親身經歷送餐服務,意識到送餐能夠做到的不單是便當的運送本身,也包含送餐前、後的探視以及關懷。
在創立後,為了兼顧不同客群的需求,銀色大門以公司、協會形式並行,前者服務自費長輩;後者服務弱勢及邊緣戶。而在成立後,除透過群眾募資,也不斷參與相關獎項,提升名氣及資金。
在2022年,銀色大門承接了嘉義市的長照送餐標案,認識到在既有送餐模式的營運中,雖政府做為主要補助對象,然而補助金額卻無法補償高成本,造成廠商紛紛退出。他們意識到,至今持續以紙本的登記方式不單造成高昂行政成本,食材成本以及額外的人力費用(如協助烹煮者)也是難以永續的原因之一,而這些問題從社區送餐服務自1999年發展以來,依舊存續。
銀色大門團隊因而發展APP以及後台系統,將過去的紙本流程線上化,提供長輩撥打電話、APP的訂餐形式。將送餐過程的關懷、通報機制線上化,降低過往關懷手續的繁複。而長輩的家屬同樣可以利用手機應用程式關懷親屬。 除了送餐,也跟社區關懷站媒合像是藝術到府、遠端醫療,以及與小農合作的蔬菜箱。
有鑑於台灣將於2026年步入超高齡化社會,為了讓高齡長輩能夠持續獲得關懷,使子女能夠安心,銀色大門持續拓展業務至全台灣,更大程度以人本需求為核心,從一位長者的關懷,完善一個家庭、社區,乃至於整片土地的長照需求。
「兒少課輔」 璞玉文教發展基金會 理事長黃雅聖
璞玉文教發展協會是來自台南市後壁的地方組織,本次由理事長黃雅聖從教育工作談論地方創生的落實。黃雅聖提到青年流失以及高齡化所產生的人口結構,使得地方孩童難以處於完善的教育環境。為此,他運用家中空間成立課輔班,輔導課業之餘關心孩童校園生活,而後更發展備餐、才藝等事務。在後來,課輔班成功吸引了一群地方青年,運用各自的技能,輔導孩童改善課業,支持學習進程。為了更大程度上營造在地孩童的教育環境,在2017年,他成立璞玉文教發展協會,關注孩童學費籌措、環境及教育議題,在地農業則是促成一切的重要媒介。
台南後壁地區至今仍有部分農地採行慣行耕作,在轉型有機上因為土地不足以劃設隔離帶、圈出獨立土地而窒礙難行。因此,黃雅聖選擇與成功大學合作,在USR計畫下引入自然農法的生產技術,改善田間環境。地方學童不單可以在自然農法的田間玩耍,也能透過農產銷售或是農務的協助獲得學習上的支持,能夠進一步求學。而地方農業更從起初單一的議題,轉變成協會解決問題的管道,甚至進一步成為教材,成為孩童學習的案例。
後來,為了能有具體場域推動地方事務,黃聖雅等人於2019年將後壁國小宿舍群活化,成為「璞育文創園區」,引入各部門資源,帶領地方居民一起創造新的地方公共空間,培養對該場域的向心。在文創園區於2021年落成後,則以璞育塾企業社進行營運,藉由公開透明的財務資料提升經費的公益運用。
時至今日,社區民眾可以透過參與文創園區的空間維護、相關活動取得點數,也可以利用點數換取地方農產及茶點,而園區內也有提供公共事務討論、活動使用的開放空間,將園區從原先的廢棄狀態轉而充斥人氣。
後來,璞玉文教協會更以多元教學、親子課程、營隊、社福課程等活動,以及與大學、企業、學校等合作,推廣地方文化、食農教育,培訓地方媽媽們成為老師,並促進不同年齡層之間的交流與學習。璞育塾的成功,也吸引了不同單位的合作,希望將這種地方創生的模式推廣到全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