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 11

建設包容、安全、有抵禦災害能力和永續的城市和人類社區

重要性:在未來的發展中,95%的城市擴張將發生在開發中國家。

摘自《永續發展目標(SDGs)教育手冊-臺灣指南》

2021-02-22
政大產學合作打造有機茶園 攜手農民共創茶路產業鏈
沿著政大後門附近的小路向上行駛,於叉路口轉彎後,向前一小段路,映入眼簾的便是「政大農場」。除了已耕耘的田地外,年前總務處環安組即著手整理一旁的荒地,在佔地一分多的土地種下一株株茶苗,期盼未來集結全校師生、畢業校友、社區居民和民間企業,共同關注大臺北茶路議題,連結都市周邊里山共學網絡,一起探索大文山地區的茶人風土事。
2020-12-22
興隆安康共好文山計畫蕭羣諭專訪:我會陪你,找到自己的微光
蕭羣諭是個讓人深刻的人,談起兒少服務十足認真,將每個孩子的狀態細數,這是他付出時間跟心力的證據。畢業於社工系的他,現正就讀國立政治大學(以下簡稱政大)輔導諮商碩士學位學程三年級,接觸USR是從課程助教開始,而後進到社區發起了安康大挑戰,接著創立了「微光盒子」。「我喜歡『陪伴』這個詞,更甚於『幫助』。」
2020-12-17
尪公「踅」茶市 政大地創團隊與忠順廟合辦城鄉共好市集
「真的是尪公保佑。」揮別連日雨,12月12日「尪公踅(se̍h)茶市,政大50+1城鄉共好市集」是在陽光微露和徐風吹拂下順利開辦。結合農業守護神忠順廟、大文山茶農、友善農家、原民部落一起來擺攤辦市集,讓大家從一口好茶重新體會貓空和大文山茶區的歷史人文物產,也從各地農家好物去連結產地到餐桌的安心。
2020-04-14
政大USR從貓空啟動大臺北茶路計畫 學子訪農家見習茶產業
109年政治大學在高教深耕計畫支持下啟動地方創生,預計投入建構大臺北茶路文化路徑計畫、發展都市週邊里山林下經濟與農村渡假模式計畫、建構50+1社會企業為大文山創生永續基地。
2020-03-23
本校推動地方創生 800萬補助升級福興鄉
為落實大學社會責任,本校與彰化縣福興鄉公所攜手合作,透過地方創生計畫,不僅改善當地旅遊環境,更促進當地青農交流、創造工作機會。計畫主持人校長郭明政認為這是一次「幸福的科學實驗」,不僅希望能夠讓社會脫離貧窮,還要讓社會更溫暖、更有人情。對於日前獲得交通部觀光局的800萬補助,協同計畫主持人、地政學系教授兼第三部門研究中心主任徐世榮表示,將補助投入旅遊環境的改善,並繼續努力爭取其他部會的經費建設地方,希望讓福興鄉被當地民眾、外地人看見。
2019-12-18
外交系國關論壇精彩落幕 「一水相牽愁更仇?」 探討水資源爭議
本學期最後一場「國關論壇」於12月18日中午舉辦,由副教授陳貞如擔任本場主持人,邀請到外交系副教授郭昕光,以「一水相牽愁更仇?」為題,針對國家間水資源爭議與衝突進行研究心得分享。
2019-09-23
50+1社企籌備說明會 邀校友共創社會責任新里程
為深化USR(大學社會責任)的落實,政治大學校長郭明政9月20日邀請校內師長及傑出校友齊聚共商,辦理首場「50+1社會企業籌備說明會」,為政大結合校友參與的社會責任實踐跨出新里程。